對于大多數人而言,繪畫作品的作用就是用來欣賞或者用來裝飾,其實自從繪畫誕生以來,它就有著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展現社會現實。古今中外,有很多描繪社會現實的名作,比如中國古代名畫《清明上河圖》、歐洲古代名畫《農民的婚禮》等等。
這些名畫不僅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視覺感受,同時也生動描繪出了當時的社會現實,除了傳統繪畫以外,現代插畫也能很好地展現社會現實,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組簡潔有力的國外插畫,這8幅插畫生動又直白,深刻展現了當下很多社會現實,每一幅都發人深省,第7幅竟然畫了3個紅色的鬼怪幽靈!
這幅插畫名叫《以愛之名》,整個畫面呈灰色調,畫面中描繪了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他們年幼的孩子,這對夫妻手拉著手,他們的手裡還牽著一隻心形的氣球,但氣球的繩子竟然拴在孩子的脖子上,這個孩子睜大了眼睛,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,眼神裡也沒有一絲光芒。
有很多父母看似很愛孩子,但實際上他們根本不明白,自己常常都在以愛之名傷害著自己的孩子!
這幅畫名叫《手機癡迷者》,畫面中綠燈已經亮起,但這位年輕的媽媽仍然低頭癡迷地看著手機,此時她的孩子正扭頭看著她,但她卻絲毫沒有察覺。
在智慧型手機氾濫的當下,有無數人都深深地癡迷于手機,每年因為癡迷手機而發生的危險事件簡直數不勝數,其實真正產生危害的並非手機,而是無法克制的人心!
這幅畫名叫《隱藏的危害》,畫面中描繪了一個正在看手機的男孩,在手機後面是一條巨大的滿嘴尖牙的魚,它的樣子看起來非常猙獰。
不僅有很多成年人深深地癡迷于手機,癡迷于網路,很多兒童也深深地癡迷于手機、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和網路之中,比起成年人而言,這些電子設備和網路對少年兒童的危害更加巨大,因為孩子們更缺乏判斷能力和自製力。
這幅畫名叫《受傷的玩偶和孤獨的孩子》,畫面中一個孩子靜靜地坐在床邊,他的樣子看起來非常孤單,他的兩邊是四隻爛了的動物玩偶,這些玩偶成了孩子的夥伴,在他們身後,是一片寧靜的黑暗。
由于家庭的原因,很多孩子都得不到足夠的關愛,有不少兒童常常處于孤獨之中,這種現象很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!
這幅畫名叫《面具》,畫中的場景很值得思考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幾乎每一天都戴著不同的面具,在外面一副,在家裡一副,面對各種不同的人和環境。
每個人都戴著不同的面具,白天在外時,我們總是習慣了把笑容留給他人,到了夜晚回家後才做回真實的自己,至于你究竟是不是真的快樂,只有自己才知道。
這幅畫名叫《機器大腦》,畫中描繪了一個奇怪的人物,他用雙手捂著臉,他的大腦竟然是一台機器大腦,腦中的零件清晰可見。很多時候,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機器一樣,早已經沒有了思想,也沒有了靈魂,每一天只是機械地重複著自己的思維,整個人也像機器一樣活著。
這幅畫名叫《被壓垮的孩子》,畫面中描繪的場景讓人觸目驚心,一個可憐的孩子被厚厚的作業壓垮在課桌上,儘管如此,這三個紅色的幽靈仍然在不斷地給孩子運來一堆厚厚的作業。
如今的孩子面對的壓力似乎越來越大,繁重的課業讓孩子們徹底失去了自由,同時也失去成長的快樂,但面對這種現狀,孩子們卻完全無能為力,這種現象究竟是誰造成的,你知道嗎?
這幅畫名叫《手機續命》,畫中的場景雖然很誇張,但同時也非常形象。如今有太多人都深深地癡迷于手機,沒有了手機就像丟了魂、沒了命一樣,似乎只有手機才能為他們續命,這種現象在當下社會簡直比比皆是。
這組插畫每一幅都非常生動形象,同時也很能引發人們的思考,看了這組畫面,你覺得哪一幅觸動了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