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格蘭馬蓋特海濱小鎮,當地政府正連夜把扔在一棟大廈墻邊的舊冰箱搬走。
今年情人節的第二天,偌大的白墻上只留下一個鼻青臉腫的女人和一雙男人的腿。
煞風景。
但這似乎早已在Banksy的意料之中。
在浪漫甜蜜的情人節,他特別掃興地畫了一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家庭婦女,眼睛有淤青,缺了兩顆牙,正笑嘻嘻地把丈夫推到廢棄的冰箱里。
他借此諷刺家暴現象。
結果工作人員搬走了冰箱,反而讓諷刺效果達到了頂峰。
這不是Banksy第一次被盯上了,每次只要他在墻上涂鴉,最頭疼的就是當地的城管。
他的畫,總是一針見血地戳穿虛假的美好。
他在波士頓的低收入地區,畫了一個刷墻的工人,在「follow your dream」的標語上,蓋了一個「已取消」的紅印。
貧富分化嚴重的社會,還做什麼美國夢呢?
Banksy模仿莫奈的睡蓮,創作了一幅極具浪漫色彩的畫作,只不過池塘里被扔滿了購物車和信號燈。
這被認為他公開批評現代社會的消費方式,污染了自然環境,破壞了美麗的景觀。
他還仿照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》,畫了一幅巨大的《鼓膜穿孔的少女》,小女孩耳朵上的珍珠,換成了一個鬧鐘。
這是為了抨擊當時噪音污染的問題,第二天就被人潑了一桶黑漆。
到處頂風作案的Banksy讓人又愛又恨。
喜歡他的人,像對接暗號一樣,樂此不疲地在街頭尋找他的涂鴉。
而恨他的人,想抓他,偏偏又抓不到。
因為至今從未有人知道Banksy的真實身份,他來無影去無蹤,隱入塵煙,逍遙法外。
神秘的身份令他的身價倍漲,他針砭時弊的作品受到了許多名人的追捧,比伯、皮特、朱莉等大腕都搶著收藏他的畫。
他也因此成為了拍賣行的財神爺。
2020年,Banksy隨機在一戶人家的外墻上畫了一個打噴嚏的老人,提醒人們要戴口罩,防護病毒。
結果,這棟只值30萬英鎊的小屋,房價一夜之間飆升到了500萬英鎊!
房子的主人連夜給外墻購買了高額保險,但三個月后,這堵墻被拆除。
因為這幅涂鴉被人連墻買走了……
至于誰買的,出了多少錢,成了謎,無人知曉。
這種拆墻買畫的事,時常發生,但這不是Banksy的本意。
他之所以在街頭涂鴉,初衷是想讓每個人都能免費欣賞藝術。
藝術不應該有門檻和階級之分,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從藝術作品中感知美和力量。
這導致他極其厭煩坐地起價的藝術機構,也討厭盲目跟風的虛偽藏家。
于是,Banksy專門畫了一幅拍賣會現場的圖,人們爭先恐后出高價,搶奪一張寫著「我不敢相信居然有白癡會買這坨屎」的白紙。
他曾經化名給展覽館寄送自己的作品,不出所料被拒之門外。他在被退回的作品上,加上「Banksy」的簽名,對方卻馬上供奉起來。
不支持藝術商業化的他,看膩了這種把戲。
Banksy干脆用更出格的行為藝術,去表達他的嘲諷和不滿。
他在巴黎盧浮宮,放了一個戴著笑臉面具的蒙娜麗莎。
他則在一旁偷偷觀察,游客們對著假冒偽劣的贗品,認真品鑒的樣子。
在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,他也掛過一幅戴防毒面具的女人,好幾天才被人察覺出異樣。
淡泊名利的Banksy,像上帝一樣,冷眼旁觀附庸風雅的人們可笑的一面。
2018年10月5日,倫敦蘇富比以104萬英鎊成交了他的舊作《女孩與氣球》。
但就在拍賣槌敲定的那一刻,這幅畫就被切成了碎紙條。
而始作俑者正是Banksy本人。
他事先在畫框中安裝了碎紙機,等的就是成交那瞬間,在眾目睽睽之下毀掉這幅天價作品。
街頭涂鴉,本來就應該在街頭才有價值,變成私人的收藏物,又有什麼意義呢?
正如那幅《女孩與氣球》,無數人在轉角的街邊見過它,被旁邊那句「there is always hope」溫暖過。
可裝進精美畫框的女孩,氣球飛不上藍天,那句詩意的話也沒有了。
所以,Banksy選擇將它粉碎,又將其重新命名為「love is in the Bin」(愛在垃圾桶)。
然而三年后,這幅被毀掉一半的畫,又以更高價格被買走了……
盡管Banksy的作品充滿了諷刺和批判,但他的心底是無盡的悲憫與柔軟。
2020年的情人節,一個小女孩拉開的彈弓,在墻上開出了一束花。
2019年12月的伯明翰,居無定所的流浪漢有了奔跑的麋鹿,他蜷縮的長凳變成雪橇,無家可歸的人成為了派送禮物的圣誕老人。
二十年前,在耶路撒冷的墻上,就像和平的呼喚,男人投擲的莫洛托夫雞尾酒,變成了鮮花。
哪怕家園被破壞得千瘡百孔,可孩子牽著氣球,也能飛越隔離墻,去往更美好的未來。
只要砸開高聳入云的圍墻,就能重新看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。
如同我們可以給這個世界,畫一朵向著陽光怒放的花。
有人把Banksy的作品視為無價之寶,家財萬貫者愿意豪擲千金買他一幅畫。
可名利在他眼里,卻是最不值錢的東西。
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,才希望所有人都能從他的畫里感受到愛與希望。
與其要把這份灑向全世界的愛意據為己有,不如多觀察生活,或許在某個角落里,你就能收到Banksy寄出的「明信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