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上有一個以
「消極男子」命名的系列插畫
作品的主角是一個面無表情
長相平淡無奇的人物
正如他的名字所示 主角每次出場
都會帶著滿滿的負能量
▼
這位消極男子給自己
的定義是這樣的
▼
他新的一年就在這個
基礎之上開始了
一大堆想要做的事
年初堅定的立下目標
卻萬萬沒想到總是會
「萬事起頭難,萬事皆失敗」
▼
可是無論怎麼樣
上班逃也逃不掉
「長的可愛的也要上班
長的丑的也要上班」
▼
身為一位合格的打工人
正確的生存道理怎麼會不懂?
但是「但是到底要改多少次啊?」
▼
熬夜加班是常態
表面看似毫無波瀾
內心其實早已撐不住了
「做不完的事情,明天再做吧
說不定一覺不醒就不用做了」
▼
除了工作的壓力
還有閑雜人等
會自顧自的評頭論足
▼
到了這份上身體不給你
堅持住打氣也就算了
甚至開始長胖了
▼
甚至依舊找不到女朋友
「沒有特別維持單身
但就不小心
活成了適合單身的人」
▼
太多的情緒無處發泄
想要發條動態平復一下
但內心的自卑糾結
卻又開始發作
▼
長大后才發現的事實
「上學時的零用錢就不多
上班后的薪水也沒有多哪里去」
▼
更可怕的是做不完的
莫比烏斯環工作清單
和迅速花光的薪水
所形成的鮮明對比
▼
認真工作熬到周末卻發現
事情并沒有那麼簡單
休息?想都不要想
▼
終于好不容易捱到
一點屬于自己的獨處時光
甚至都會開始覺得
「做自己和放松都是件奢侈的事」
▼
然而快樂的時光
總是過去的太快
▼
無盡的意外總是會
在阻礙著通往成功的大門
每到年末就會扎心的意識到
「去年許的愿望
今年看起來也只是徒增悲傷」
▼
到頭來還是什麼都沒改變
▼
看到這里大家可能
第一感覺會覺得
這未免也太消極了吧
但這些喪喪的日常中
肯定會有一個戳中你了
會不由的想到:
「這不就是我本人麼?」
▼
這些作品所展現的就是
人們內心最脆弱但卻
不敢表現出來的那一面
人們堅持生活的每一天
內心的苦楚在這些作品中
得到了些許歸屬感和安慰
仿佛多了一個人理解自己
▼
很多網友也是在這些作品中
感受到了共鳴而關注了作者
不知不覺兩個平台加起來
已經有了36萬的粉絲
▼
每次有新的作品發布
作者都會和粉絲們互動
互相打趣吐槽
大家都敢于直面
各種扎心的現實生活了
▼
后來「消極男子」的作者
為粉絲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
他是一位生活在台北的90后
小時候6歲時就失去了媽媽
但周圍的人們卻帶著成見看他
▼
媽媽去世后
雖然他在爸爸、爺爺奶奶的
陪伴下健康的成長著
但他們最后還是在作者成年前
都紛紛不幸離開了
只留下了16歲的小少年
▼
那時很多人都說他
「沒有爸媽的小孩,
遲早會學壞」
但作者沒有輕易服輸
努力考上了大學
從小缺少來自原生家庭的
陪伴和認同肯定
他一直是自卑不自信
總是拼命努力去贏得人們的認同
但很多事情卻不是努力
就能夠做到的
▼
畢業后作者開始
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
他持續緊繃的神經也終于
在各種重壓之下斷了
開始被負面情緒包圍 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沮喪
▼
與剩下的家人分隔各地
自己在乎的朋友也沒有
同樣在乎的去回應幫助他
唯一可以寄托的對象
都不再確定是真正的依靠
作者的病變得嚴重
醫生開始建議他可以寫日記
來發泄不良的情緒
于是他在寫日記的同時
也為它們配上了插圖
▼
他注冊了一個新的賬號
把自己的畫傳到了上面
沒想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
開始關注他的這些日常吐槽
「雖然喪,但是有股莫名的治愈力」
▼
后來作者在創作和粉絲的陪伴下
他的病情也好了許多
慢慢的他的作品
除了喪氣滿滿的吐槽
也常常會出現一些其他的主題
犀利又真實的語錄
▼
給予你放縱的最佳理由
▼
有點慘慘的卻又搞笑的日常
▼
環境保護也是
作者非常關注的主題
▼
節日不忘送上最「真誠」的祝福
▼
作者在創作這些畫的過程中
逐漸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
他不再是單純的為了發泄而畫
他希望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們
能在看過他的作品后
能覺得人生輕松些就好
▼
雖然爆紅于網絡
但也有人不認同他的「喪」
經歷過那些苦難
最終找回自己的作者
他也敢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:
「我們這個時代開始
愿意去理解,去看清楚
自己的負面情緒,是很重要的」
▼
「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,
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
依然熱愛生活」——羅曼·羅蘭
就像這句話所說的
相信消極男子已經成為了自己
還有被他治愈的人們的英雄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