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Miki Kim 的插畫,我都能感覺到一陣陣的刺痛,有時候是手,有時候是背......Miki Kim 的繪畫風格深受日本浮世繪畫風的影響,畫作整體呈現出一種詭異、奇幻的氛圍,讓人不寒而栗。不過,當你仔細觀賞過她所有的作品,你就會發現,詭譎滲人的畫風只不過是她的偽裝罷了。
她的插畫,大多都以這樣沖擊力極強的畫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當細看之時,卻又能在它們的荒誕怪異中,感受到一種散發著的美麗,讓人又害怕又喜歡。
01
痛覺亦是美感
在Miki Kim的插畫世界里,她用流暢的線條和柔和的調色板創造了自己大膽的圖像——每一具軀體都在經歷著消解、重組的微妙(恐怖)時刻。
在她的筆下,痛覺即美感。
我們能辨認出來的臉龐、眼睛、舌頭、手......都被其他物品和元素撕裂、[插·入]、融合,以一種全新的形象呈現。
「當我看著一個物體時,我發現了它的另一個圖像。我通過放大和扭曲來考慮它,這個物體可以成為另一個東西。」
在這樣的創作思路下,事物之間的界限被插畫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無情打破,組成了一個個超現實景觀:
眼球成了一顆星球,注視著人在軌道奔跑......
掩不住的淚水如汪洋大海,奔涌而出......
斷指處,腳踏處都會有花朵樹木生長而出......
人具備了物性,物體又繼承了人性,彼此融合,從此不分。
仿佛一切聯系都有可能,在瀏覽Miki Kim的作品時,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刻她會將你帶入一場怎樣瘋狂又迷幻的想象之旅。
將形狀和性質等方面完全不同的物體聯系在一起,有時你甚至很難去說清其中的邏輯。
但就是這種神秘,與摻雜著的一點惡趣味,讓這位插畫師的作品顯得怪異又迷人。
02
荒誕的并不是插畫
電流,時刻在擴散,在蔓延。
沉浸于電子社會的快捷便利,是不是也代表了一種生活的懶惰,或對必要社交和現實關系的麻木?
躲藏在屏幕中,耳機里,暫時忘卻了焦慮與壓力,但是否也讓人錯過了類似生活的美好,自然的溫柔?
現如今世界各地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問題,除了像這樣對電子產品的沉溺,還有對外貌的焦慮,對藥物的依賴,對消費的癡迷......
這些,也統統被Miki Kim洞察,然后畫進了插畫里,這些 畫中的人物或是被耳機侵蝕、或是被藥丸占據:
最讓小編感到細思極恐的,是這一張張被框在電子屏幕中的方形的臉:
借助手機的力量,我們確實可以完成許多事情。
但在不知不覺中,我們的視覺,我們的觸覺,甚至是我們的思想都被困在這樣一個長方形的框架中。
它既是一個窗口,同時也是一個極為局限、狹隘的邊界。
由于作品大膽濃烈、怪異離奇,Miki Kim很容易被人貼上「古怪」或「獵奇」的標簽。
但正如生活的真相是荒誕,Miki Kim所做的,不過是把這種荒誕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。
斗爭不止,那傷害始終會回到自身
憤怒或嘲諷并不是她創作的主線,她的大膽與叛逆也并非是為了博人眼球,嘩眾取寵。
流暢的線條和濃烈的調色板組成的圖像之中,其實帶著許多靈光一現的可愛小巧思,以及對現實生活的關切與思考。
03
在被問及是什麼激發了自己的創作靈感時,Miki Kim往往會一下子就打開話匣子:
「我從小就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——音樂、書籍和電影。我喜歡看巖井俊二的電影,喜歡讀村上春樹的書。我喜歡馬格利特和達利的畫作,喜歡永井博、鈴木英人、空山始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。
」達利 《記憶的永恒》
「小時候我每個月都收集漫畫,我認為我的插畫是觀看大量的卡通與不斷繪畫的結果。」
今敏的《紅辣椒》與《海歸線》便是Miki Kim在接受采訪時經常提及的作品。
今敏 《紅辣椒》
有時候,她的插畫也會讓小編想到阿內·拉魯的硬核科幻動漫電影《原始星球》。
《原始星球》
Miki Kim將這些影響了自己創作的諸多元素,都巧妙地運用到了作品之中。
比如基于一種女性視角的表達,她會「戲弄」日本浮世繪中的少女形象,或大方展示女性的身體肢體,用想象力使人們羞而不談的場景變得有趣。
因為了解,所以更加知道如何表現美麗與性感,大概這也是女性藝術家的優勢。
超現實主義的主題以及大膽強烈的畫風為她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,在ins,她已經有接近20萬的粉絲,且在不斷增加之中。
但也有人對她的作品嗤之以鼻,認為這些不過是吸引眼球的手段罷了。
但Miki Kim并不在意這些,她說自己并不太關心別人的評價,倒是更樂于見到人們對她作品的各種解讀——「這很有意思。」
帶著詭異又耐人尋味的獨特畫面創意,也使得她被著名奢侈品品牌Gucci相中,邀約聯名向更多人展示這些陸離怪奇的東方畫作韻味。
隨著不斷與各種品牌的合作,或許在不久的將來,Miki Kim的怪異插畫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