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細節狂徒!0.1毫米的鋼筆筆尖,畫出了巨幅插畫,網友:一幅畫我3天都看不完

漫酱~ 2022/09/06

從事藝術工作的人,基本知道「一萬小時定律」。

「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。」(格拉德維爾《異類》)

一萬小時約417天。

但有一位插畫藝術家,可以為了一幅畫,泡在畫室里900余天。

一幅畫畫3年,

比電影更魔幻的是現實

細節狂魔、超現實主義藝術家、鋼筆畫匠人......

擁有諸多外號的日本畫家池田學(IKEDA Manabu)明年就滿50歲了。

2016年,美國威斯康星州的Chazen藝術博物館,展出了一個特殊的觀光項目。

在展館的地下一層,有一位正在作畫的畫家。

來到這里的人們,不僅可以隨意詢問這位畫家任何問題,還可以建議他畫點什麼、怎麼畫。

而這位畫家也會不厭其煩地做出解答,并認真考慮人們的建議。

如下圖第一幅畫里,中間那簇未開的綠色花骨朵兒,其實是一座座賬篷,象征著遭受天災的人們短暫卻安全的居所。

每當有洪水或地震,那一方失去了家園的人們,就會居住在這樣的賬篷里。

彼時賬篷駐扎在一起,一群一群如同相互倚靠一般;里面住著的人在祈盼家的重建,就像樹枝上的花苞期盼著盛開。

《重生》局部

畫面再回到這場展覽,相信你一定發現了,供這位畫家揮灑的畫紙尺寸龐大,長與寬都以米為單位,大約有2塊黑板拼合的面積。

可稀奇的是,這麼大一幅畫作,他卻只用筆尖大小為0.1mm的鋼筆來繪制。

《重生》局部

一般畫家更偏愛安靜的作畫環境不說,這麼龐大又精細的作品,首先就要求畫者全神貫注。

那他,鋼筆畫藝術家池田學,為什麼還要一邊畫畫,一邊跟參觀者聊天呢?

《重生》局部

作為超現實主義畫家,池田學不按常理出牌反而正常。

原來這場展覽,并不是在向大家展示池田學畫畫的行為藝術,而是池田學本人對這種形式的交流有需求。

——他需要通過與參觀者交談來獲得啟發,以身邊經歷的人事物為靈感,去灌溉他的畫作。

《重生》局部

換句話說,他正在進行一場「以人生作畫」的盛大實踐。

截至2016年,這場實踐的主體——名為《重生》(一說《新生》)的畫作,池田學已經畫了三年。

《重生》全圖

而到了2016年11月17日,原定《重生》展出的倒數最后一天。

池田學還在抓緊時間不停地修改、補充。直到畫卷被人拿走,《重生》才落下它最后一道纖細的筆觸。

很多人在觀賞池田學畫作時,總有一種沉浸在科幻電影中的感覺。

畫中世界或是懸浮在海洋之上,極具現代化的「天空之城」;或是住在泡沫與海浪中,姿態各異的大千世界;

《方舟》

他筆下還有蝸居在深海天窗里的城市,那里月亮不是月亮,而是燈塔;四周的海水虎視眈眈,只要一有機會就將翻覆那扇天井里的城鎮......

的確,池田學的作品像是為現實世界裝點出一隅美麗天地。

他的畫就仿佛那扇天窗,向里頭望,我們總能看見那些不現實的現實世界,比電影還要魔幻。

0.1毫米的鋼筆筆尖,

他畫出了巨幅插畫

以畫作紛繁復雜,筆觸充滿幻想著稱的池田學,對細節偏執不已。

強調偶然的結合、無意識的發現和夢境的真實再現等特點的「超現實主義」,就是池田學畫作的一大風格。

《存在》

《存在》局部

1973年出生的池田學,98年從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設計專業畢業后,又讀了兩年本校本專業的研究生課程,于2000年27歲才正式結束學生生涯。

但去東京前的18年里,他都是在「只有大自然的地方」度過的。

以大自然為主題的鋼筆畫系列

現在池田學已經有些記不清自己開始畫畫的時期,但他卻記得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細致的線條。

彼時少年人總愛去觀察些什麼,表達出來的內容也顯得細膩。

就連給學校老師的賀年卡、參加藝術大學考試時的素描等作品,都有滿滿細節。

但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美術學院后,池田學卻做出決定:

自己以后只用鋼筆作畫。

《Meltdown 潰散》

鋼筆畫是一個獨立畫種,這種風格的畫通常下筆果斷肯定,線條剛勁利落。

池田學的鋼筆畫大約是結合了「鋼筆淡彩」與「彩色鋼筆畫」的兩種類型。即正式落筆前,先在底稿上鋪一層水彩,后以鋼筆與彩色墨水為作畫工具進行創作。

「我只用鋼筆和不同顏色的墨水,我認為作畫的形式越簡單越好。」

《興亡史》

《興亡史》局部

20歲的池田學,大部分的鋼筆畫創作都與自然和文明關系相關。

30歲的池田學,已經因為非凡的才華在日本美術界贏得一席之地,甚至沖出日本,引起西方美術界的關注。

爾后他開始被西方國家邀請,擔任「訪問藝術家」去做客別國。

《再生》局部

2011年,池田學還在加拿大溫哥華,訪問時他得知日本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地震與特大海嘯。

那時的日本東北沿海地區早已成了一片廢墟,他的心隨著日本震區的遍地狼藉一并沉痛跳動著。

驀然,他看見大地滿目瘡痍之上,傲然立著一棵樹。

那一刻,池田學產生強烈地想要畫下《重生》這幅作品的決心:

他要以生命與這棵生機之樹為題,創作一幅有史以來最宏大最精細的作品。

后來池田學受美國麥迪遜市的Chazen藝術博物館邀請,做客其間。

他拜托美術館,讓參觀者們也來地下一層觀看他創作。他希望藉此機會,實現在創作中與人們交流的構想,從中即時獲得靈感。

池田學與其畫作的真實比例

「每一天,大家都來看我畫畫,也會跟我交流,給我很多意見,建議我畫點什麼內容上去,這極大地啟發了我。

果真,這幅細節無數、「劇情」無數,令他自己也不禁掩面哭泣的作品一經面世,就震撼了世界。

「可以說,我這幅作品實際上是和許多人一起完成的。」

再回首,池田學的決心與設想,是感人至深的;

然相較之下,池田學的畫筆,與作品中發燙的生命與真實,卻更令人震撼。

他將自己的人文關懷妥帖安放,收納在這些巨幅畫作之中。

或許肉眼乍一看,這些就是一幅幅超現實主義的風景畫嘛;

可于放大鏡下再看一遍,他微觀世界中的春華秋實才盡數展現眼前。

《疆域》

「我畫了整整三年,我想,無論是描繪自然,還是災難、逝去的人以及新生的嬰兒,或者生命得到的和失去的,都全部展示在這里了。」

「重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......生命永遠會遭遇痛苦和艱難,然而,正因為如此,才體現了生命誕生的價值所在。」

蘸一蘸熱愛,吸一系初心

二十年他只做一件事

說起來可能有些難以置信,卻又好像在意料之內。

算上幼年時期的創作,池田學的畫作至今竟也不過百余幅。

仔細算來,他每幅作品的創作周期基本在1至2年之間;每天有至少8個小時待在工作室;每周至少有6天時間在畫畫。

當然,這些都可以統計;唯獨他每一幅畫有多少筆,完全沒有人數得清,包括他自己。

池田學在鋼筆畫中上下求索,熱血驅策他終其一生都愿意為此匠心獨運、扎根其中。

但是他的熱愛不僅是對畫畫,更對和平與大自然。為此,池田學甘愿一再豪擲時間,做別人認為無趣而他認為值得的事。

「在日本的時候,把自己住的公寓的一個房間作為工作室。也就是說,無論是睡覺還是醒來,我總是過著優化的生活。」

明年的池田學就50歲了,自學生時代后的這二十多年里,毫不夸張地說,他的確都是這樣過的。

我想,如果你意欲去欣賞池田學的畫,那不看細節大概是不成的。

——對于一個二十年如一日,勤于用細節來耕耘作品的畫家來說,這就是其作品之靈魂。

《佛》

鋼筆蘸一蘸墨水、吸一吸內容,就可以添不少筆畫;

池田學蘸一蘸熱愛、吸一吸初心,就可以堅持這麼多年。

戰國一部關于各工種規范與工藝文獻的著作《考工記》有言:

「知者創物,巧者述之守之,世謂之工。」

它的大意是:

擁有大智慧的人創造了有利于人類活動的精美器物,而技術高超又心思敏捷的人則把制作過程記錄下來。

保持前人精益求精的制作傳統,世人稱之為良好的工匠。

而匠心,當能從古往今來所有這般匠人的身上,窺見一二。

- END -

用戶評論